真空吸塵器中的氣旋技術
1978年,詹姆斯·戴森發現獨輪車噴涂室內的空氣過濾器總是被粉末顆粒堵塞(就像真空吸塵器的集塵袋被灰塵堵塞一樣)。因此他設計并建造了一個工業氣旋塔,可以利用比重力大10萬倍的離心力除去粉末顆粒。同樣的原理適用于真空吸塵器嗎?
詹姆斯·戴森開始研究。5年來,在經過5127次原型實驗之后,戴森發明了世界上首個無袋真空吸塵器。
離心力
詹姆斯·戴森發明的新型真空吸塵器是率先在高新技術之都日本發售的。它的高速離心力及卓越的吸塵效果使其在日本市場迅速奠定了地位,單件售價高達2,000美元。同時,戴森也在日本獲得了1991年的國際設計獎項。
和很多人一樣,我們時常對不好用的產品感到失望。作為設計工程師,我們的任務就是通過不斷的改進與創新解決生活中的各種問題。——James Dyson
就是因為喜歡這句話,我無視了市場上大部分主流吸塵機的品牌(其實是樣子設計太差,而且無亮點),毅然選擇了Dyson。
首先說明一下,亞太地區的DC62實際上就是歐美的DC59,只不過不同區域,不同產品編號而已
以下為實際開箱圖:
包裝盒封面:dyson digital slim DC59 animal寵物版(其實寵物版就是多了一個帶馬達的掃頭)
側面附帶了官網宣傳的防靜電碳纖掃
產品說明,dyson頭像在左上,左下角重點宣傳的26min工作時間(手提吸塵機的瓶頸就在于工作時間/電池容量)
說明書下面很科學的放置了各種配件
寵物版的專用吸頭,右邊凸出來的是馬達(渾身都是回收塑料特有的花紋,但是很光滑)
帶動馬達轉動的電力來源于這兩個金屬小觸點,隱藏得很巧妙
側面能旋開,方便清理寵物的毛毛
螺旋狀分布的掃掃,合理避免了一字型掃會導致毛毛直接卡死的情況
?。ㄕ┛臻g的吸頭,很細長,很小巧
側面帶有導氣孔(防止氣孔被堵死,從而導致主機馬達過載)
桌面吸頭(帶LOGO那一塊長毛毛可以伸縮),可以吸桌面垃圾、鍵盤里的毛發和垃圾。
紅色那一層是很短的毛毛,具體作用不詳(可能是避免磨損吸頭)
吸塵機的主吸頭(體積最大)
吸塵主機安裝時候的可移動部件(利用彈簧伸縮)
長桿大約一米(兩頭均有導電接口)
接吸塵主機一端,左邊兩個小孔是金屬導電觸點的插座
主體出場!DC59 大大的dyson LOGO,滿滿的金屬色
充滿科技感(黑科技)的腦袋
DC59,這個角度相對容易看到兩個紅色的位置(吸塵開關,儲塵罐釋放按鈕)
主機頂部,濾網
輕輕一拔即刻取出,紫色濾網布滿水龍頭的形狀,可水洗(零耗材消耗)
儲塵桶,最大儲存刻度
輕壓儲塵桶釋放按鈕,打開狀態,倒垃圾的時候只需要把它放置在垃圾桶上方,雙手完全不用觸摸到灰塵就可以清理了
打開儲塵桶的時候再下壓釋放按鈕,就可以整個垃圾桶拆卸出來,方便水洗
(左邊部分可水洗,右邊主機部分碰水即死!)
(轉載至網絡,僅作為相關資訊的傳播普及目的,如果原作者發現內容的使用不符合本人意愿,請聯系本站作者或客服,將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下單付款后十分鐘內,您可以在商城眾網的個人中心查看訂單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