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簡單拆機)
4700mAh 50Wh 6芯鋰離子電池,LG產(中規中矩)
臺達90W適配器(一般14寸都是配這個,重達一斤)
三爽內存 1.5V DDR3 1600MHz 4GB(全面普及1600)
Atheros AR5B125 半高無線網卡 雙天線(夠用)
希捷500GB 5400轉硬盤,緩存只有8M,不好意思(很爛的硬盤,普遍都是這樣)
硬盤防震緩沖海綿、鋁箔及接地用的導電海綿(這就是所謂的硬盤保護了,劇烈一點的震動是保護不了硬盤的,起碼比沒有的強)
內存位置的進風口竟然用兩塊透明膠封死,圖中已撕下了一張,華碩的心思我猜不透,不想開口就別開啊,你粘張透明膠封死算什么??。ㄈA碩腦殘了)
拷機測試(測試散熱穩定性,室溫28攝氏度)
aida64無法讀取風扇轉速,A45風扇只有三根線不能調轉速,不知是不是這個關系
intelburn test極限模式拷CPU(這個比aida的測試還要狠,卡得鼠標都不能移動)
CPU最高70度(i5性能不錯)
再加一個furmark拷獨顯
CPU飆到74度,獨顯73度
關掉intelburn test,單獨拷furmark 2小時
CPU使用率不足25%的情況下,CPU溫度竟有74度,獨顯也高達74度,獨顯的發熱不容小覷。
真是應了J大的那句話,有獨顯必火爐,15W的G610M都有如此大的功力,其他高功耗獨顯該怎么辦?
得益于暴力風扇的存在,A45的溫度被壓制在74度以下,高負荷時風扇噪音甚大,隔了兩米都能聽到。不能讀取風扇轉速,不能調速可能也是華碩的陰謀之一。
南橋待機溫度略高,看其他拆機帖說,南橋是沒有硅脂直接貼在散熱底座上的······
華碩的隔熱技術真的很厲害,高負荷運作10小時鍵盤溫度都很低,溫溫的感覺都沒達到。C面最熱的地方是觸摸板。(應該沒超過40度)
側面出風口風量大溫度高,D面散熱器位置溫度頗高,熱管和風扇對應的地方都有發熱,其余地方沒有明顯熱感。高溫把我的桌面都烤熱了,起碼有50~60度!機子過于貼近桌面,無論是進風還是出風都被阻擋了!
強烈建議:將機子機身墊高,或者用散熱墊墊高。A45底面很多進風口,用直吹式的散熱器會比較好。
(轉載至網絡,僅作為相關資訊的傳播普及目的,如果原作者發現內容的使用不符合本人意愿,請聯系本站作者或客服,將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下單付款后十分鐘內,您可以在商城眾網的個人中心查看訂單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