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南七道的《創業維艱:為啥大多數創業者都不開心》,感慨頗多,突然想起我接觸過的那些創業者。我接觸到的那些創業者,遠達不到南七道文中提及的那些人物的高度,我也不能揣測他們是否開心,但我能感受到他們創業的不易與艱難。
往往,我們看到的創業者都是光鮮的,可是,更多的人卻并不為我們所知。其實,創業世界遠比我們寫字的人想象的要殘酷得多。并不是每位創業者都師出名門,有巨頭提攜,或者是某些大公司的高管;也并不是每一個創業項目都一出世就廣受追捧,身邊風投云集,甚至像賈寶玉一樣生出來就含著塊美玉。更多的人,是在困難中披荊斬棘,是在財務困頓中堅韌不拔,是在不被看好中繼續守望。
與那些成功的創業者相比,很多草根創業者的設想不一定差,甚至堪稱優秀,但往往不被人關注,慢慢的也就湮沒在互聯網飛快的歷史長河中。而我遇到的那些人,有瀕臨被淘汰的,有正在努力的,也有取得一些小小的成績的,這里我把他們分成三類。
第一類:生不逢時,連某一個時代的尾巴都沒有拽住,就被這個時代給淘汰了。
我認識一個開發論壇驗證碼的小團隊,小到連一個公司模樣的名字都沒有,或者是小到被我給忘記了。知道他們,是通過一位朋友的介紹,一晃已有幾年。當時這位朋友說他有幾個小兄弟,開發了一種論壇驗證碼。與傳統的輸入數字、漢字、字母驗證碼不同,他們的驗證碼驗證方式是用鼠標把某個標記放到人形圖像的某個位置才算驗證成功。這幾位小兄弟,開發出來產品,卻找不到投資,給別人用也是白用,最初的資金已經即將耗盡,已經窮的快連飯都吃不上了。我心里想,如今的論壇都沒落了,誰還要往驗證碼這樣的產品這里投資呢?朋友希望我能幫他們一下,我建議他們去參加一些創業比賽什么的,可能會有收獲。但我心里明白,這只是敷衍。我只能說他們生不逢時,連PC時代的尾巴都沒有拽住,就被移動互聯網這個新時代給淘汰了。
第二類:趕上了時代,但遲了些,對手很強大,周圍環境固定的思維方式已經形成,但依然堅持自己的“另類”,不讓自己淹沒在茫茫人海。
我曾經寫過一篇文章,叫《點餐App未來必須面對的三大難題》。里面說的內容雖然不算太內行,但最近一段時間來一些對餐飲O2O的非議,說明這個行業確實有些問題。當然,我那篇文章也吸引了一些人的注意。其中有一個叫淘啊哈的創業團隊的人聯系我,跟我交流他們的運作方式。他們做O2O本地生活服務APP,產品不同于目前的流行形式,有自己的特色。他們很希望能有人或媒體能關注一下他們,給他們做一點報道,擴大一些知名度,好能更容易進行下一步的工作。我給他們一個建議,他們可以直接與媒體聯系,讓媒體報道。他解釋說,團隊初創,雖然小有成就但還遠未到那么燒錢的地步。而項目確實又很有特色,如果不為人知有心有不甘。他告訴我,他們的團隊很有韌性,會一直堅持。當時我默然,其實這樣滿懷信心為了自己理想奮斗的人何止是他們啊,還有很多很多,而又有多少能被人知道呢?創業難,為人所知更難!
第三類:因為國內缺乏國外的那種成熟的互聯網生態環境、合適合拍的收購方,他們的產品做得很好,但就是感覺差了那么一點點。未來,如果有了合適的環境和對象,或許會有很好的希望。
當初微軟收購Sunrise時,我寫了一篇《1億美元收購Sunrise,微軟的“捆綁式”進攻》,來分析這次收購。在現在看來,如果我再寫這個話題,除了我原來的”進攻“思路,我還會著重寫這樣一個主題:“因為微軟的生態圈子里缺少Sunrise這一塊拼圖,所以它才值1億美金,在別人那里,他也許就不值。因為需要,所以昂貴。”當時的那篇文章,吸引了一個同是做歷法APP的國內團隊老黃歷的注意,他們的一位運營人員跟我交流這樁“大買賣”時,我曾經給他們提出這樣一個建議:“如果能形成一個生態圈子,多好。各自為戰,始終是個APP。”今天再想這個問題,我發現,很多創業者只是缺少機會。如果某個大鱷正好也像微軟一樣缺少一塊拼圖,自己又懶得去費時間開發這款產品,那有可能成為這塊拼圖的某項產品會不會就“功成名就”了呢?就像以前百度收購91助手、今天收購安全寶一樣。
在人生中,我們都是創業者。但我們看到的,大多是成功者,而更多的奮斗者、正在起點與成功中間跋涉的人,卻往往不為人知。如果我們給他們更多的關注,或許他們的命運就會是另一種樣子,我們的生活也可能會更豐富。關于創業者的激情,南七道的文章最后引用了一句話,叫“因為山在那里”。我想把這句話引申一下:“山在那里,但山前面還有一條河。可我們還是要過去。”以此,來表示我對那些不易的創業者的尊重。
(轉載至網絡,僅作為相關資訊的傳播普及目的,如果原作者發現內容的使用不符合本人意愿,請聯系本站作者或客服,將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下單付款后十分鐘內,您可以在商城眾網的個人中心查看訂單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