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終究仍是“不負眾望”的做出了一款電飯煲商品,向著變成一家百貨公司的路上大步前行。作為小米生態鏈新品牌“Mijia(米家) ”旗下的第一款商品,小米取名米家壓力IH電飯煲,規劃上延續了小米商品的精約個性,內膽采用了粉體涂層灰鑄鐵,擁有IH電磁加熱技能,支撐手機操控。那么這款聲稱要應戰日貨,價格999元的電飯煲終究體會怎么呢?
全家福
鍋內配件:鍋體、電源線、說明書、保修卡、飯勺、湯勺、量杯(和普通的沒什么不一樣)
1,先要和手機藍牙配對(小米的智能家居軟件)
如果第一次連接沒有成功,這時候提示需要重置壓力鍋。其實很簡單。就是在鍋的背面,就是蓋子的下方有一個無線的標志,標志下面指示燈。指示燈的下面有一個小孔,用手機帶的撞針去插進去5秒鐘左右,指示燈就會不停的閃黃燈。這時候再添加設備就可以了。
激動人心的時候來了。開始煮飯。倒入兩杯大米,大概達到了內膽標注中水位線“1”的位置。
而后,我們倒入清水達到水位線“2”的高度位置。
這時候,蓋上鍋蓋就可以了。然后打開電飯煲APP,我選擇最常用的“精煮程序”,并分別選擇了米種為“有機米”,口感為“適中”。
APP顯示精煮程序預計需要1小時完成,而在20分鐘左右的時間后,電飯煲開始有間斷的熱氣從蒸汽口排出,這時蒸汽口也出現了水珠。
這時手摸電飯煲的頂部和兩側會感覺有少許溫度,但不要用手放在蒸汽口以免燙傷(本人有血一樣的教訓)
幾十分鐘后,APP提示精煮完成,并將整個加熱曲線都顯示在了手機端,手機可設置鬧鐘實際的烹飪時間和開始的預計時間有些出入,在精煮程序中預計1小時完成。但實際上我們在18:03開始煮飯,18:53便提示煮飯完成,比實際的預估時間有所減少。
兩杯大米煮熟后大約可以達到內膽中水位線“3”的位置,與普通電飯煲相比似乎差不多。不過米??瓷先儆诟蓾襁m中的程度,沒有粒粒分明的“干松感”也沒有過于“軟糯”的水質感,還是挺誘人的。
各位看官你會買這樣的電飯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