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股價跌破80美元之后,阿里巴巴公布了上市后的第三份財報,與之而來的驚喜是60后的陸兆禧退居二線,70后的張勇走馬上任。至此,阿里巴巴的一線領導權全部移交給70后(詳見鈦媒體報道《阿里換帥,張勇出任CEO,70后集體出掌一線領導權》)。
意料之外的是,1969年出生的陸兆禧成了權利的過度人物。阿里的人事變動雖然打著70后接班的名號,背后卻是思維的年輕化以及阿里巴巴發展方向的改變,從商業模式的創新到技術、制度、思路的創新。
過去的16年,商業模式成就了阿里
從1995年的中國黃頁到1999年的阿里巴巴,而后相繼上線了淘寶網、支付寶、天貓、阿里云,并最終成功走進紐交所。阿里巴巴的輝煌之路承載了中國電子商務的發展,而輝煌的背后卻離不開馬云和他的團隊對商業模式的創新。
商業模式成就了阿里的過去。從B2B、C2C到B2C,再從O2O到眾籌、垂直電商,幾乎所有的電子商務模式,阿里都是其主導者或引領者。于是乎,1688成為中國領先的小企業國內貿易電子商務平臺,淘寶成為中國最受歡迎的C2C購物網站,天貓是中國瀏覽量最高的B2C零售網站,支付寶穩居中國最多人選用的第三方網上支付平臺。
于此同時,阿里巴巴也從互聯網世界里的一葉扁舟成長為一艘泰坦尼克。然而,對于電子商務來說,1688已經沒有更多的期望,天貓和淘寶也到了瓶頸期,竭盡全力去開發農村市場和國外市場。在商業模式上阿里的天花板已經隱約可見。
商業模式難以滿足阿里的未來。所有的商業模式都是人創造的,所有成功的商業模式都有其不確定性,當電子商務觸及到大街小巷的時候,阿里這個龐然大物已經很難與時俱進。團購來襲的時候,一馬當先的是美團和拉鉤;O2O興起之時,一家名為餓了么的網站走在了諸多巨頭的前面。而在未來,從垂直電商、社區O2O、C2B、海淘等等,阿里已經很難在這些方面復制原先的輝煌,即使它主導了中國的電子商務。
從阿里巴巴2015年第一季度的財報來看,成交額達6001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0%,其中移動端成交額首次占比超過50%,阿里巴巴集團第一季度收入達174.25億元,同比增長45%,移動收入同比大漲352%。雖然成績依然那么誘人,但馬云一萬億美元的銷售夢想已經不能再依靠商業模式的紅利。
阿里的未來,在于技術、制度、思路的創新
正如馬云在公開信中所說的“把握未來的最佳方法不是留住昨天或爭取保持今天,而是開創未來。我們永遠相信年輕人會比我們更能開創未來”。阿里的未來在于開創未來,要實現這一宏愿最首先的便是把未來交給年輕的一代。
馬云多次在演講中宣稱人類正從IT時代走向DT時代,對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智慧城市,生物工程等新技術更是推崇備至。
但不得不承認的事實是,阿里云在幾年前并不受阿里內部的重視,很難想象阿里如今會把最好的產品和技術都注入阿里云之中,最終成為國內云計算之中的佼佼者。可如果沒有亞馬遜、微軟等發力云計算的先例,阿里能把握住這個機遇嗎?在大數據方面,背靠電商的阿里無疑是活躍度最高的,也是最具有商業價值的,可在技術層面卻遠遜于百度。而在人工智能和生物工程上,阿里還只是一個初學者。
在BAT陣營中,百度是唯一默默深耕于技術的,百度2015年第一季度的財報也證實了技術取勝的可行性。而阿里的上一代領導者,多是浸淫在商業模式的創新上,陸兆禧掛帥兩年,除了IPO之外,幾乎所有動作的核心都是電子商務。從目前來看,年輕的一代對新技術有著更深刻的認識,換帥或許是阿里靠技術謀未來的重要一步。
接下來講一講阿里的制度問題,走出創始人馬云的光環,是阿里巴巴基業長青的必經之路。在馬云退休之后,阿里巴巴便開始從魅力管理向制度管理轉型,為此阿里創辦了包括“百年阿里”、“羅漢堂”、“俠客行”、“百年湖畔”等在內的年輕人培訓機制;接班人制度”、“賽馬”等年輕人選拔機制,以及“阿里合伙人”、“阿里組織部”等傳承體系和機制。而這些或許保證了阿里高層迭代的穩定,卻依舊無法避免運營上的一系列問題,比如天貓的數據造假,接連不斷的假貨風波,以及難以遏制的刷單問題。
這次一線業務總裁全部由70后擔任,或許是完善阿里制度問題的一個契機,畢竟人才是制度的最終執行者。年輕人的思維更能幫助阿里徹底擺脫草莽的管理方式,阿里想要成為蘋果、奔馳、三星等在全球受人尊重的企業,除了技術創新,還要從制度創新開始。
思路決定出路,這句話或許是張勇接替陸兆禧的主要原因。不只還有多少人在使用阿里的來往,而起初來往卻是陸兆禧“All in無線”策略的主角,阿里幾乎投入了主要的無線資源力推“來往”,試圖與微信來一場正面對抗,結果卻是“來往”絲毫沒有撼動微信的地位,卻在移動支付領域被微信紅包完美偷襲。
但那時張勇的思路是:把PC端的流量及所有資源全部傾斜到手機淘寶上,從而形成難以復制的核心競爭力,同時在手機淘寶上進行社交產品的整合,最終將手機淘寶做成一個強粘性的移動入口。當張勇從陸兆禧手中接管無線業務的管理權,思路的勝負已班班可考。
幾乎所有的初創公司都來自于年輕的一代,從國外的Facebook、Twitter到國內的美團、大疆,皆是如此。在這個思路決定勝負的年代,阿里的大換血絕非是按照年齡一刀切的,投資思維巧妙的年輕人才是投資自己的未來。
阿里的換帥即是對未來的未雨綢繆,也在極力彌補自身的不足之處。或許正是需要一代代年輕人的掌舵,才能實現阿里巴巴的與時俱進,一路走出102年的歷史。
(轉載至網絡,僅作為相關資訊的傳播普及目的,如果原作者發現內容的使用不符合本人意愿,請聯系本站作者或客服,將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下單付款后十分鐘內,您可以在商城眾網的個人中心查看訂單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