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城眾網訊】繼6月16日出售子公司訊聯智付90%股權,6月24日出售子公司天津智聯84.86%股權之后,6月30日,中興通訊再次發布公告,成立合伙公司蘇州中和春生三號投資中心,專注于TMT行業未上市公司的股權投資。
在短短半個月時間內,中興通訊接連發布了三則投資公告,其中都提到了一個關鍵點:在主要業務領域展開戰略合作或提升集團主營業務。
盡管萬變不離主業,但實際上中興的主營業務利潤率并不搶眼。雖然2015年實現了千億元營收,但營業利潤僅為3.2億元。分析人士指出,在目前四大通信設備廠商中,中興的毛利率和營業利潤率都處在靠后位置。
對外投資激活產業鏈
6月30日晚,中興通訊發公告稱,該公司與其控股子公司興和創投、中興通訊執行董事殷一民以及另外47名投資者簽訂合伙協議,成立蘇州中和春生三號投資中心,投資總額為12億元。公司成立后,將在中興通訊的綜合報表列賬。
公告顯示,中興通訊出資3億元,約占承諾總額25%,殷一民出資1500萬元,約占承諾總額1.25%,另外47名投資者出資8.75億元,約占承諾總額72.92%,以上三方為有限合伙人;興和創投出資1000萬元,約占承諾總額的0.83%,為普通合伙人。
雖然3億元的資金對比其公布的2016年一季度現金流凈額39億元來說并不算多,但根據中興2015年財報,其營業利潤僅3.2億元,可以說,中興將去年一年主營業務賺的錢幾乎全部投在了合伙公司上。此外,財報顯示,中興2015年的對外投資金額約為5.6億元,2014年約為4.6億元。業內人士表示,中興此次投資TMT領域的金額超過了其2015年投資金額的一半。
中興通訊投資者關系部門相關人士表示,蘇州中和春生三號投資中心只是中興通訊子公司中興創投下面的一個基金,并不是子公司。
2015年,中興通訊營業收入首次突破千億大關,歸屬于上司公司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為32億元,凈利潤率3.2%,同比增長21.81% 。但值得注意的是,其營業利潤僅占到3.2億元,其他大部分利潤則來源于股權處置、衍生品投資以及軟件產品增值稅退稅等。
大手筆投入線下渠道
財報顯示,中興三大主營業務分別為運營商網絡、政企業務和消費者業務,在2015年分別實現了572億元、105億元、324億元的營業收入,平均毛利率31.03%,同比下滑0.53%。中興通訊將這一下滑歸結于國際運營商網絡以及國際手機產品毛利率下降。
一位在諾基亞工作多年的業內人士分析表示,從2015年五大通信廠商的利潤對比來看,保持行業領先水平的諾基亞、華為的毛利率分別為44%,42%,凈利潤率分別為9.6%和9.3%,而中興的毛利率和營業利潤率均處于后位。
對此,上述中興投資者關系部門相關人士認為,華為作為非上市公司,其財務費用并不計入成本;而諾基亞的主營業務和中興并不完全一樣,所以相互之間并不具可比性。
通訊行業分析師項立剛認為,中興之所以和華為的毛利率存在一定差距,是因為“華為現在整個的盤子大了,形成規模,成本就攤薄了,而中興的體量相對還小”。
在項立剛看來,中興的主營業務確實面臨很大競爭,全世界的電信設備生產商越來越集中,中興前面還有華為、愛立信、諾基亞三個巨頭。“所以中興最重要的是加強研發,形成競爭能力。”
消費者業務的終端方面,中興通訊執行副總裁兼終端CEO曾學忠曾對外公布,2015年中興智能手機全球實際發貨量5600萬部,未達到年初制定的6000萬部目標,位居全球第七。在國內市場,曾學忠稱,中興2015年智能手機總銷量只有1500萬部。
中興通訊副總裁、終端中國區常務副總裁俞義方在今年4月中興董事會人事變動之后對媒體表示,調整后的領導層在終端方面將有“大動作”,線下渠道將大手筆投入,全國范圍內的專賣店要建設3000~4000家。
子公司獲利頗豐
值得注意的是,中興下屬的子公司盈利相當可觀。這一現象在2012年達到了頂峰。當年,中興通訊僅并表的13家主要控股子公司和參股公司凈利潤總額就超過18億元,而中興當年的營業利潤卻虧損50億元。
2015年財報顯示,中興通訊并表的主要控股子公司、參股公司為11家,包括軟件開發、創業基金、通訊相關等領域,貢獻凈利潤8.2億元;除此之外,中興未全資持股的合營企業和聯營企業一共28家,涉及領域遍及能源、傳媒、酒店等多個方面。
梳理中興下屬的子公司、孫公司股權構成不難發現,其中不乏中興創業元老、管理層的身影。此次最新成立的蘇州中和春生三號投資中心,占股1.25%的殷一民正是中興通訊昔日的總裁,如今也是執行董事。
(轉載至網絡,僅作為相關資訊的傳播普及目的,如果原作者發現內容的使用不符合本人意愿,請聯系本站作者或客服,將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下單付款后十分鐘內,您可以在商城眾網的個人中心查看訂單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