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功能過剩的言辭現已出現好久,可是功能這一賣點在智能手機圈的位置仍然難以撼動,多數人買手機仍是會介意手機功能的凹凸,廠商們也樂此不彼的在功能上你追我趕。而要論手機的功能,其中最關鍵也是最引人重視的非處理器莫屬,處理器作為整部手機的“大腦”,重要性天然顯而易見。
提及處理器,則不得不說前些天日本軟銀以243億英鎊(約320億美元)收購英國半導體芯片企業ARM的新聞。眾所周知,ARM雖然名氣不如美國高通等公司,但是在業內卻擁有不可撼動的地位。ARM不開發手機芯片,只研發統一的處理器架構,然后授權給高通和聯發科這樣的芯片設計公司,最終收取授權費用。
對于美國高通、聯發科以及華為來說,此次的收購事件無法不重視,畢竟這關系到自家產品的研發。當然這都是芯片公司自己的事,我們更需要關心的是處理器產品的表現。從目前來看,包括前面三家,加上三星都在處理器領域“開疆擴土”,除了在高端芯片領域“縱橫”外,也沒忘了中端處理器這塊香餑餑。
中端芯片還不少
其實跟智能機一樣,手機處理器也根據智能機的定位而分高中低級別。從目前來看,高通和華為等幾家今年都有代表性的中端處理器出現,包括高通驍龍625、華為麒麟650、聯發科Helio P10和三星Exynos 7870等,而我們今天重點要關注的便是前兩者。
各家代表性中端芯片(圖片引自安兔兔官網)
麒麟650相信大家并不陌生,它被應用在榮耀當前十分熱銷的暢玩5C上。麒麟650基于16nm FinFET Plus工藝制程,是全球第三款采用此尖端工藝的手機芯片。從架構上來看,麒麟650采用big.LITTLE架構,內置4大核+4小核,具體為4個2.0 GHz A53+4個1.7 GHz A53,而GPU為則Mali-T830 MP2。
相較于上一代的麒麟620,麒麟650的CPU性能提升60%,GPU性能提升更是達到100%。除此之外,麒麟650還內置i5協處理器,其最大特點就是可以和CPU中的8個核芯協同共享資源,并且在極低功率的前提下使手機能夠收集來自各種傳感器的數據信息,主要用處為運動和健康信息的收集和監測等等。關于它的具體解析也可以查看我的另一篇文章《16nm工藝不是吹 麒麟650是如何省電的》。
麒麟650
至于驍龍625,這顆處理器的定位稍稍低于人氣口碑俱佳的驍龍652,不過也有多款手機的應用,像三星Galaxy C7,以及最近剛發布的華為麥芒5。驍龍625最大的亮點便是采用了目前頂尖的14nm LPP工藝,因此也成為繼驍龍820后高通今年第二款14nm工藝芯片。
驍龍652跟麒麟650很相似,同樣內置8個核心,只不過8個核心均為2.0GHz A53,GPU則為Adreno 506,與上一代的驍龍617相比,功耗節省35%。驍龍625最高支持Cat.7 LTE網絡,能夠實現最高300Mbps的下行速率和150Mbps的上行速率,支持802.11 ac Wi-Fi,并且支持高通 Quick Charge 3.0快速充電協議,如此全能的表現相信會讓它在下半年的更多機型上得到應用。
驍龍625
實際表現怎么樣
以上介紹和分析麒麟650和驍龍625,終究只是紙上談兵,要想了解兩者的實際表現,還得從搭載它們的機型來入手。目前,分別內置麒麟650的榮耀暢玩5C和和驍龍625的華為麥芒5均已正式亮相,由于兩者所搭載的系統均為EMUI,因此在對比的時候正好可以將系統優化的因素降到最低,而硬件上的差異則很直觀,此次的對比主要將從性能、續航和發熱等方面進行。
在此之前,有必要先了解兩款手機的參數配置。
所謂一分價錢一分貨,且兩者定位完全不同,因此華為麥芒5的配置更高實屬正常,差距最大的部分在運存和機身存儲,此外電池容量也相差不小。
參數對比
>性能
可能由于我們手里的華為麥芒5為工程機,系統對安兔兔和魯大師一類的性能測試軟件進行了底層封殺,因此無法對其進行綜合性能測試。不過鑒于三星Galaxy C7的性能參數跟華為麥芒5幾乎一致,可以以它作為參考。
下圖中安兔兔的成績顯示,榮耀暢玩5C和三星Galaxy C7的跑分相差了一萬左右。仔細分析兩者的CPU性能上十分接近,畢竟只是四顆2.0GHz A53和四顆1.7GHz A53的差距。而榮耀暢玩5C的GPU性能稍遜也在情理之中,這在玩游戲時會有所體現。
安兔兔跑分:左,榮耀暢玩5C;右:華為麥芒5(下同)
要驗證以上分析,可以分別對兩款手機的CPU性能和GPU性能進行單獨測試。首先用Geekbench 3對兩顆處理器進行測試,最終顯示麒麟650的單核性能分為869,多核性能分則為3771,與驍龍625存在一定差距,尤其是在多核性能上被拉開的比較多,聯系到麒麟650更加注重功耗控制的初衷也算合情合理。
CPU性能
同樣的,在圖形性能的測試中,麒麟650內置的Mali-T830 MP2相比驍龍650的Adreno 506自然是要略微落后的。
圖像性能
總的來說,麒麟650在處理性能和圖形性能上都稍稍落后于驍龍625,不過這也只是軟件測試的結果,用戶也不整天糾結于這些數字,因此還得從實際體驗出發,看看兩款處理器的真實性能表現。為此,我選擇了小型到大型四款游戲,分別進行10分鐘的試玩,在試玩過程中記錄游戲的幀率表現,然后匯總對比。
《開心消消樂》和《球球大作戰》都是當前較為火熱的2D小型游戲,對手機的要求并不算高。兩款手機的平均幀率都維持在60 FPS左右,可以說都相當流暢,跟我個人的感受一致。
《開心消消樂》幀率
《球球大作戰》幀率
接下來進階為《王者榮耀》,這款游戲不用我介紹了,是目前最為火熱的大型3D MOBA網游之一,相比前兩款游戲對手機的性能自然要高得多。GameBench對兩者的表現都給出了3星半的評價,同時幀率也都表現可圈可點,均達到30 FPS,完全可以不卡頓地暢玩。值得注意的是,麒麟650在這款游戲上分配的CPU性能要低于驍龍625,可以預見在功耗和發熱上都會有更好的表現。
《王者榮耀》幀率
最后是同樣熱門的《狂野飆車8》,其實對于這種光安裝包都超過1.5GB的超大型游戲,以榮耀暢玩5C的配置放到這比較是不公平的,不過出乎意料的是,這顆麒麟650還是交出了27 FPS的答卷,只比驍龍625表現的29 FPS略低一點,因此可以說在這款游戲上兩者表現不分伯仲。不過,榮耀暢玩5C在運存的占用上要更多,而華為麥芒的4GB大運存則顯得游刃有余,只能說“CPU不夠,RAM來湊”?
《狂野飆車》幀率
>續航、發熱
麒麟650在性能這部分展現出了不輸驍龍625的實際表現,那么在續航和發熱這優勢項目上呢?
首先進行續航測試,方法為:微博、游戲、視頻和微信等6個項目分別測試半個小時,中間不清理后臺,記錄每個項目結束后的剩余電量,外加8小時待機(清理全部后臺)。結果如下圖顯示,榮耀暢玩5C和華為麥芒5A分別剩余70%和75%,結合兩者的電池容量來看都屬于優秀的范疇。
不過,雖然華為麥芒5的剩余電量要高于榮耀暢玩5C,但是換算到具體電池容量后,前者總共消耗電池容量835mAh,后者則為900mAh,只相差65mAh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由此可見,兩款處理器在功耗控制上都表現相當優異,麒麟650保持住了傳統優勢,而驍龍625則超出我的預期。
電量走勢
我們都知道,發熱跟功耗控制往往有很大關系,既然麒麟650和驍龍625在功耗控制上的表現如此接近,那么發熱情況是不是也相似呢?
下圖是我在前面做性能測試時一同測得的兩款手機背部的平均發熱數據,由于兩款手機均為金屬機身,且測試項目又一致,因此完全具備可比性。雖說兩款手機在40分鐘的游戲時間內的發熱控制都不錯,但最終榮耀暢玩5C的表現還是好了不少,機身不到38℃完全是一個不能更友好的溫度,在玩游戲的時候可以更加任性。
溫度走勢
總結
麒麟650和驍龍625分別是華為和高通兩家在中端市場(準確說應該是中低端)主推的芯片,不俗的整體性能贏得了用戶的肯定。從兩者的對比來看,麒麟650的賬面性能要略輸驍龍625,但是在實際體驗中并沒有太大的差距,而在功耗控制上兩者又不相上下,只有在發熱方面麒麟650表現出了較大的優勢。因此,可以說麒麟650和驍龍625都是中端市場上十分搶眼的存在,在選購相關機型時也不必做過多糾結。
(轉載至網絡,僅作為相關資訊的傳播普及目的,如果原作者發現內容的使用不符合本人意愿,請聯系本站作者或客服,將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下單付款后十分鐘內,您可以在商城眾網的個人中心查看訂單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