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幾天,一年一度的科技圈春晚,也即是蘋果秋季發(fā)布會便將按期而至,到時發(fā)布會肯定的主角,也即是新一代iPhone也將露臉。在跟我們聊了那么多的新iPhone后,我并不想持續(xù)隨便“偽造”下去了。由于比較傳說中的iPhone 7,我更想聊聊iPhone,對,即是iPhone。
對于全球市場來說,幾乎每一代iPhone都是獨領風騷的存在(雖然現(xiàn)在趨勢有所下滑)。而在中國市場,iPhone的流行或者說風靡卻有一股不一樣的味道。一部乞丐版iPhone的價格超過很多年輕人一個月的工資,按照當前國人的消費習慣和消費水平,iPhone絕對算得上是一件奢侈品。但是,看看我們的周圍,不管男女老少,用iPhone的比比皆是,說它是街機一點不為過。
而在街機現(xiàn)象的背后,卻是每次新iPhone出來后,大片唱衰的聲音。那么問題來了,每每令媒體人、果粉失望的iPhone,憑什么讓消費者“邊罵邊買”?而在一次次的失望之后,我們又為什么還“死乞白賴”地期待iPhone?
難以抹去的歷史地位
iPhone對于整個手機圈甚至整個科技行業(yè)的意義,在于對智能手機的重新定義。當我們抱怨如今的智能手機為何都是一塊直板,長相雷同的時候,不要忘了就是蘋果用一塊屏幕徹底顛覆了智能機的世界。
2007年,喬布斯將史上第一代iPhone帶入了人們的視野,這款由喬布斯帶領一千多人秘密研發(fā)三年的產品,被部分媒體稱為“上帝手機”。也是從這一代開始,果粉們近乎瘋狂般徹夜排隊搶購iPhone的傳統(tǒng)被傳承了下來。
在當年,這樣一款沒有實體鍵盤,只有一塊屏幕的手機在手機市場不能更個性和酷炫。雖然只有200萬像素后置攝像頭,不支持3G網絡,不支持復制和粘貼,也不能拆解電池,但是如此顛覆式的體驗依舊深深吸引了無數(shù)消費者。為此,感到壓力的谷歌,不得不在后來選擇開發(fā)Android系統(tǒng)來面對蘋果的挑戰(zhàn),這也成就了如今安卓和蘋果兩大陣營對壘的局面。
總能“破壞”智能機的樣子
在蘋果的前幾代產品中,總能找到改變我們操作方式和習慣的點,正因如此,蘋果強大的創(chuàng)新能力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一代iPhone搭載一整塊電容屏,除了一個Home鍵外,基本可以通過屏幕操作手機,明顯區(qū)別于當時千篇一律的全鍵盤手機。
初代iPhone
2008年,iPhone 3G上市,顧名思義,用戶通過這款手機可以享受3G網絡帶來的暢快。同時在該機上,App Store第一次出現(xiàn),而在去年底,App Store的總下載量已經超過1000億,這是任何其他應用商店無法比擬的。
iPhone 3G
2010年,采用全新ID設計的iPhone 4面世。該機由兩塊玻璃和金屬中框構成,這種被稱為三明治的設計思路一直流行至今,連工業(yè)設計實力跟蘋果不分伯仲的索尼也在幾代的旗艦機型中應用了雙玻璃的設計。iPhone 4還讓我們第一次接觸到了視網膜屏和后臺任務切換功能(雖然被稱為假后臺),如今還有哪款手機不具備這兩點?
iPhone 4
2011年,蘋果創(chuàng)始人兼精神領袖的喬布斯在iPhone 4s發(fā)布前一天離世,該機也成為喬布斯在任時的最后一款iPhone產品。iPhone 4s相比前代最大的亮點是帶來了全新的語音助手Siri,如此智能、如此全能的語音體驗,讓消費者徹底拋棄了“語音王”手機。
iPhone 4s
在iPhone 5上,更強的性能、更好相機、更大更清晰的屏幕和更輕薄的設計都只是官方說辭,真正讓消費者眼前一亮的是全新的Lightning接口,它不僅體積更小,而且最重要的是不分正反面。對于安卓手機的用戶來說,不分正反的數(shù)據(jù)線接口在Type-C接口流行前是他們夢寐以求的。
iPhone 5
而之后iPhone 5s配備Touch ID功能,以及去年亮相的iPhone 6s上搭載3D Touch功能,都引領了手機市場的潮流。
iPhone 6s
“蘋果就是diao”
雖然近幾年,iPhone抄襲安卓手機的言論不絕于耳,但是我只能無奈地說:大多時候都是安卓廠商在抄襲蘋果。某位微博上的KOL說過一句讓我印象深刻的話:越像蘋果的手機,越賣得好。雖然我對此不敢茍同,但是也不否認它的事實。
模仿iPhone的機型
正如上文所言,歷代iPhone一直走在引領安卓手機的道路上。但是為什么少有安卓手機有超過蘋果的表現(xiàn)?這其實道出了本文的重點,那就是任憑安卓廠商如何追趕和模仿蘋果,也不能超過iPhone的體驗,因為“蘋果就是diao”。iPhone的強大之處在于“人無我有,人有我精”。前半句我在前面已經闡述清楚,后半句再聽我娓娓道來。
舉幾個例子,金屬機身是從iPhone 5開始流行至今的設計,但是即使百元機都已經標配金屬機身那又怎么樣。奧氏體304、CNC切割、納米注塑、航空鎂鋁合金這些詞興許能夠忽悠住普通消費者,但是對“閱機無數(shù)”的人來說,工藝的好壞從上手開始便已成定論。
或許手感的好壞太過主觀,那么最近比較熱的天線帶設計則能夠從表面輕易看出工藝的差距。早幾個月發(fā)布的魅族PRO 6,以及即將亮相的樂2s Pro(傳聞)都采用了弧形天線帶,看上去是搶先一步iPhone 7采用這種創(chuàng)新設計。但這種工藝的難易程度取決于天線帶跟手機頂部或者底部的距離,也就是說距離越小工藝難度越大,反之亦然。從iPhone 7基本已經定型的諜照來看,它的天線帶幾乎就鑲嵌在手機的頂端和底端邊緣處,相比之下魅族PRO 6的天線帶則依然停留在背部,其中差異不言而喻。
iPhone 7諜照
還有3D Touch,該功能在iPhone 6s上出現(xiàn)后,引發(fā)了很多安卓廠商的跟進,華為、中興、金立和魅族等都有相應機型出現(xiàn),但結果卻反響平平。而iPhone 6s上的3D Touch功能則越發(fā)成熟,從我的體驗來看,3D Touch對于日常操作的效率有顯著的提升。雖然平時很不起眼,但是習慣后便會是“回不去”的節(jié)奏。安卓和蘋果在這個功能上的不同表現(xiàn),體現(xiàn)出蘋果在軟件生態(tài)整合上的絕對優(yōu)勢,而安卓陣營則沒有哪家廠商會有如此大的行業(yè)號召力,更甚的是,蘋果的這種號召力遠遠不止體現(xiàn)在3D Touch這一點。
3D Touch
總結
當我們在期待iPhone的時候,我們到底在期待什么?新的外觀?新的功能?新的配置?或許都是吧,因為蘋果在給我們帶來差異化的東西的同時,總會不知不覺中影響我們的使用習慣甚至行業(yè)的趨勢。或許可以說,我們期待iPhone不僅僅是看蘋果又搞了什么新鮮玩意兒,更可以看新一代iPhone出現(xiàn)之后,又會有哪些功能、設計被其它廠商借鑒。
(轉載至網絡,僅作為相關資訊的傳播普及目的,如果原作者發(fā)現(xiàn)內容的使用不符合本人意愿,請聯(lián)系本站作者或客服,將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下單付款后十分鐘內,您可以在商城眾網的個人中心查看訂單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