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移動互聯網本質的分析與認識以及出現的商業模式的變化,不難看出未來的市場營銷有四個全新的觀念。
觀點1:從信息單向輸出到信息交互影響。
目前我們正處在市場營銷巨變的時代,傳統媒介形式在巨變中產生了"質"的變遷。自2010年步入了立體傳播時代,媒介逐漸演化為身邊型媒介,移動社會化媒體已成為了最貼近人們生活的信息獲取平臺。隨著信息傳播的多元化,人們可以通過多渠道、跨屏等形式獲得自己所需要的信息。人在作為接收端的同時更是內容制造、分享與傳播的媒體。在移動互聯時代將會產生諸如存在感經濟、點贊經濟、想象力經濟等信息交互性較強的經濟體。沒有交互和對話,就沒有品牌影響力,人們在雙向互動中理解品牌意義,信息傳播是基于關系鏈的傳播。
觀點2:從你生產我消費到我參與我消費。
在傳統的消費模式中,消費者往往是扮演著被動選擇消費的形象,在移動互聯網時代,信息的不斷透明,產品生活化的步伐也在逐漸加快,每一個消費者都將成為產品的生產者,參與到符合自我個性的產品生產環節當中。例如,寶潔為了增強與消費者間的互動,推出了讓消費者創新產品的平臺,從而激勵消費者參與到生產過程,又有哪一個生產者不會為自己的產品買單呢?消費者參與到生產環節是激勵消費行為的手段,使消費成為產品眾籌者中的一員是對消費者消費價值的鼓舞。
觀點3:從信息經濟到內容經濟。
信息經濟在為品牌帶來直接收益的同時,也很可能因為一個事件瓦解掉一個品牌的根基。當用戶感知不到品牌對他們的價值和意義時,接受度將會變得低,品牌更易被淹沒和忽略。在網民喜歡的品牌營銷活動中,鮮明的品牌價值觀(態度)、選題與社會熱點的結合,內容變得非常重要。品牌需要將信息經濟升級為信任經濟,將品牌自身打造成生產內容的自媒體平臺,為消費者打造更具態度、格調和性格的內容,通過內容的迅速傳播,才會夯實品牌信任的基石。
觀點4:從節點經濟到時點經濟。
以往消費者的購物行為往往是在單一的超市、便利店、商場等節點區域完成,但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更多的時點經濟不斷涌現,例如2月27日桃花節,11月11日網購狂歡節,12月12日陪伴日等,成為了互聯網時代的新娛樂狂歡。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時點經濟將會得到快速的發展,消費者將會隨時隨地的參與到時點經濟的互動當中,形成聚合人群的經濟群。這里客戶的口碑十分重要,原因很簡單,移動互聯網難以傳播直接的廣告,只能傳播新聞、故事或人們感興趣的話題,并通過更多專家、客戶、同行等傳播實現價值體驗,只有深刻認識到此問題,認識到移動互聯網營銷的本質,才能做好市場營銷,而過分強調移動互聯網的傳播信息作用,忽視了信息互動、客戶口碑和自我體驗,在移動互聯網營銷中很難成功。
(轉載至網絡,僅作為相關資訊的傳播普及目的,如果原作者發現內容的使用不符合本人意愿,請聯系本站作者或客服,將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下單付款后十分鐘內,您可以在商城眾網的個人中心查看訂單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