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移動電商對人們網購習慣的影響比人們預料中的還要快,當人們的智能手機的功能愈加強大,網絡速度愈加飛快,移動端取代PC端似乎來得更早些,尤其在網購這一領域已經能夠明顯覺察出來了。
由京東最早發起的“6.18”電商年中大促,如今已演變為線上線下渠道都參與、上半年“壓軸”的促銷旺季。今年家電市場雖有所回暖,但總體仍然平淡,于是618大促提前開打,價格競爭激烈,且線上、線下及移動端等四面出擊,難怪上述電商負責人發出這樣的感嘆。
移動端終成新戰場
從京東、蘇寧、國美反饋的618戰績看,除了銷售同比提升的數據,各個渠道都特別突出移動端訂單占比,可見移動端已成為渠道商比拼的“新戰場”。
6月18日截止上午12點,京東的下單量比去年同期增長近兩倍;到13:33下單量已超過去年6月18日全天,其中移動端訂單占比超過50%。
本報記者留意到,今年京東6.18借力微信做營銷,在手機端有零售專場,其移動端訂單占比提升自然就不出奇了。
蘇寧618也出“奇招”。一則“鄧超出軌”的微博以3.6億的點擊率高居當天話題榜榜首,為由他代言的蘇寧易購賺足了點擊率。
6月18日截止20點,蘇寧線上銷售同比增長426%,門店同比增長353%;移動端訂單量占比57%;線下門店人流達1000萬。線上高端家電銷售占比28%,其中智能空調銷售同比增長1200%。
國美今年618線上線下并舉。其中國美在線6月18日截止上午10點,交易額同比激增306%;國美在線移動端交易額更暴增813.6%,在全站占比61%。
據國美在線副總裁黃向平介紹,18日0點至7點,國美在線移動端大家電搶購火爆,3000元左右價格段的大家電是用戶最熱衷的產品。618大促再次拉升了國美在線移動端的平均客單價,由今年3.15大促時的2500元,躍升至2700元。
各家搶打價格底牌
今年互聯網電視競爭激烈,備受矚目。在某彩電企業的相關負責人看來,往年618以京東為主,今年線上天貓、蘇寧易購、國美在線以及線下蘇寧、國美等都來參戰。
“廠家拿出一些型號來預售,優惠大一些。今年618價格更低,價格也更亂”,這位負責人感慨地說,市場低迷,沖價格對提升銷量有一些效果,但也令高價產品很難賣。
而且,他認為,今年國內電商的增長速度已經明顯放緩,往年是翻倍增長,今年增速預計將降至30%-40%。
酷開的營銷總監俞發興也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確實今年618的價格格外激烈,按照以往的打法,前期都是一些預售或者新品預熱,會把所有的量集中到618一天進行爆發,核心的價格策略底牌也是最后才打出。
“今年很特別的是,從6月1日開始,大家已經開始把底牌都亮出來了。價格一開始就打到很低的位置。”俞發興說。
不過,也有廠家表示不會容忍“亂價”。上周五,美的集團副總裁王金亮就曾向本報記者表示,今年618,一旦有渠道打亂價格體系,美的將會停貨。
相比于彩電、空調,小家電的價格戰相對平和。就小家電類產品來說,記者發現6月18日各平臺同一品牌同一型號裸機的價格差價大都控制在200元之內,可以說這次的年中大促并沒有在價格上拉開差距。
艾美特的電商總監雷燕表示,今年618促銷正常,雖然規模沒有雙十一那么大,但也養成了消費者的購物習慣。只是今年6月天氣不給力,華東、華南都不熱,常常下暴雨,影響了電風扇的銷售。“電商增速放緩也正常,用戶對產品的認可、形成口碑傳播更重要”。
酷開的副總經理李晶認為,今年整體市場比較低迷,消費者在6.18的消費更趨理性,不再滿足低價,對產品和服務都提出更高期望;各品牌和線上線下渠道都使出渾身解數刺激消費,各種促銷互動玩法并舉,降價是必然的;線上增長仍然迅猛,尤其移動端,普遍占比超5成甚至更多;當然,價格混戰也會造成消費者認知混亂,唯一能擺脫價格戰的是產品和服務的差異化。
(轉載至網絡,僅作為相關資訊的傳播普及目的,如果原作者發現內容的使用不符合本人意愿,請聯系本站作者或客服,將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下單付款后十分鐘內,您可以在商城眾網的個人中心查看訂單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