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消息,滴滴打車在移動端“發現”頻道推出了吃貨專車服務,似以尋找美味的本地生活領域打開盈利的突破口,日前,滴滴在游戲中心板塊推出了滴滴首款卡牌游戲,滴滴掛機。
據廠家網商城-商城眾網了解,滴滴游戲中心板塊之前的游戲大多都是外接手游,滴滴提供流量入口,這次上線的滴滴掛機難道是滴滴自助研發的手游,未來滴滴難道要挺近手游界,開發游戲獲得盈利嗎?答案暫時還是否定的。
圖為游戲中心及滴滴掛機頁面截圖
據悉,滴滴掛機其實就是一款放置類卡牌游戲的手機游戲,原名為掛機傳說,由北京紅帽嘉元科技有限公司負責發行,而開發商為廣東狼旗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而在滴滴客戶端上線后改名成滴滴掛機的原因,滴滴方面尚未對此進行回應。
同時,滴滴除了冠名的滴滴掛機外,還有滴滴首款撲克游戲滴滴德州撲克,也是只有滴滴冠名,內容上就是常見的德州撲克客戶端。
不過,這兩款冠名游戲最大的特色就是設計目標人群都定位在碎片時間游戲用戶。符合滴滴用戶打車的時候打發零碎的時間,提高打車服務體驗。
從游戲中心全局來看,職業手游玩家對億邦動力網表示,滴滴所接手機游戲大多都是內置道具收費,玩家可以選擇免費+耗時+耗精力的游戲,也可以選擇付費無廣告+更多游戲內容+更好游戲體驗。這對擴大玩家基數是極好的。(道具RPG里多為RMB裝備,社交模擬多為減少建造時間或美化場景的道具,解謎類多為購買提示等等)
這種游戲體驗可以變相為滴滴吸引更多的使用者,其功能化也得到擴充,加上不久前上線的滴滴專車,線下敲開了本地生活的大門,雙向入手。業內人士也曾分析稱,滴滴打車這兩年瘋狂的燒錢模式一直受到質疑,現在接入各種方式,打通商家的流量,將出行變成一個入口平臺為接入商戶帶來更多的客流,是可以變現為一定的廣告費用,不管是游戲中心還是吃貨專車,都圍繞著平臺的流量作用開始不斷布局。
中國移動游戲基地產品運營總監朱鼎宇表示,去年中移動游戲基地用戶大約是2000多萬。在移動終端上真正更加有消費力的群體目前尚未成為手機游戲的主流消費人群。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包括網絡環境、用戶習慣、目前的游戲盈利形式等等限制。
提到盈利,支付方式必須放在首位,在經過4個月,滴滴快的雙平臺已經打通支付寶和微信支付,未來將獲得更多潛在用戶,而上線的新業務也將獲得彼此更多資源支持。
更多精彩互聯網最新資訊盡在商城眾網!
(轉載至網絡,僅作為相關資訊的傳播普及目的,如果原作者發現內容的使用不符合本人意愿,請聯系本站作者或客服,將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下單付款后十分鐘內,您可以在商城眾網的個人中心查看訂單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