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創業究竟是陽光大道還是獨木橋?如何在創業大軍中脫穎而出?電商精英們紛紛給出了自己的看法。
對于“互聯網+”時代青年電商創業“三創”模式,東華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電子商務專家湯兵勇這樣解釋:一是創意:互聯網思維、文化底蘊、頂層設計;二是創新:智能互聯網、技術強度、全新體系;三是創業:市場化運作、商業升級、跨界融合。
在他看來,“電商創業”絕不僅僅是“開網店”這么簡單,更重要的是推廣電子商務創新、共享的精神,利用互聯網思維,實現當地“從思想到經濟上的轉型升級”。“必須把互聯網思維帶給年輕創業者,這是一種智慧的扶持。”
京東商城集團業務合作總監龐東華是一個有著創業經歷的80后。“創業不是一般人干的事兒,如果你不是一般人,去創業吧。”對有著創業夢想的年輕人,他建議:如果你具備好的團隊、實力,方向明確,大干一場吧;如果你的基礎條件并不完善,去大型電商企業學習吧。
南通青年電商代表、淘金時代創始人王金合對創業另有一番理解:“觀念比能力更重要,要樹立正確的創業心態,形成正確的創業思維,找到準確地創業定位。”在他看來,創業等于創造價值,要找到用戶的痛點,針對痛點提供解決方案,要細分市場找到我們所服務的社群,通過服務他們進行創業。創業更需要創業思維,首先要樹立“快活”的互聯網創業思維,所謂“快”,一是快速,強調行動;二是快樂,強調心態。其次,要樹立資本的思維,市場領先等于空間領先,技術領先等于時間領先,只有資本領先才是戰略領先。
浙江愛國者電子副董事長、馬幫網絡技術創始人高喆分享創業經歷,提醒大家:“不要聽別人說電商能賺到錢,年輕人心里就癢癢。電子商務處于一個充分競爭的市場,有賺錢的人,必定就有賠錢的。青年人電商創業,應先了解這個行業,再踏入創業。”
合作,政府搭臺電商唱戲
中國電子商務協會青年電商創業委員會在通成立,為我市電子商務乃至“互聯網+”產業發展無疑帶來了更多機遇。在昨天的分享會上,不少電商表達了與南通合作的意愿。
“傳統企業發展受到經濟大環境的擠壓,生存空間日漸狹窄,走電子商務之路勢在必行。”京東商城集團業務合作總監龐東華早就注意到南通的家紡產業優勢,許多家紡企業在京東有直營店。他希望能夠利用好京東現有的技術資源、金融服務等優勢,為創業者助上一臂之力。
阿里巴巴集團村淘總經理劉希富給大家帶來“農村淘寶”這一新概念。2014年,農村電商交易量是1800億,到2016年預計達到4600億。他據此分析,農村電商領域大有作為。
“我們會打通從縣到村的物流體系,專門構建一個針對農村的平臺,老百姓可以在平臺買賣。同時,面向全社會招募農村合伙人,農村合伙人在村內服務站幫老百姓代買代賣。”他透露,已經與南通相關部門對接洽談,預計9月前會有1-2個縣開通“農村淘寶”項目,今后農村老百姓購物、看病掛號、買火車票都將十分便捷,真正實現城鄉一體化。
話音剛落,海安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王曉紅主動遞上名片,對“農村淘寶”表現出極大興趣。她設想通過這個項目,每個村的公共服務中心設立一個淘寶服務站,一方面幫助留守的老人、兒童、婦女代買代購,一方面把海安當地的特色農產品網上銷售出去。
中國電子商務協會青年電商創業委員會執行會長王金合介紹,將通過青年電商創業委員會,構建青年電商創業O2O(線上線下)綜合服務體系。線下服務聯盟,聯合地方政府建立青年電商創業孵化中心,構建區域電商生態系統;聯合社區以社區服務中心為點建立青年電商創業基地;會同高等院校建立大學生020創業孵化中心;匯聚眾多創業導師,為青年創業開展培訓輔導、示范引領;聯合創投、物流、供應鏈服務機構組建服務聯盟,實現創業要素的聚集、配套、整合。線上服務聯盟,打造在線創業服務平臺,開展在線創業培訓;打造線上供貨體系,匯集農特產品、引進進口產品構建全球貨源聯盟;構建線上生活服務體系,服務社區居民、服務農村百姓。
對于目標,他信心滿滿:“每年引領1萬青年電商創業,匯聚1000名創業導師,三年內帶動10萬人電商創業,聯合100家創投公司,建立100個地方青年電商創業孵化基地,建立100個高校大學生020創業孵化中心,建立1000個社區青年電商創業基地,真正實現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更多資訊,盡在商城眾網。
(轉載至網絡,僅作為相關資訊的傳播普及目的,如果原作者發現內容的使用不符合本人意愿,請聯系本站作者或客服,將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下單付款后十分鐘內,您可以在商城眾網的個人中心查看訂單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