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時代,小編成了產品表達的直接人!小編對產品比較了解的話,也會了解網友用戶的需求。知道他們喜歡什么樣的產品,也可以轉型做產品經理?;ヂ摼W促使小編變身“內容產品經理”!
在11月北京城上下都在期盼暖氣,各路英雄紛紛祭出家傳秋褲時,一個叫《秋褲傳奇》的html 5策劃火遍了朋友圈,策劃用“科學嚴謹”的風格回顧了秋褲的歷史、關于秋褲的傳說和紛爭?!肚镅潅髌妗坊蛟S是占了時機和形式的紅利,同一家出品的《七天紀實:阿里和工商總局在吵啥》的再次“走紅”開始讓人好奇,存不存在出品“病毒傳播”內容的公式?
但制作團隊網易新媒體實驗室負責人許秋里一開始就告訴我,這些策劃的效果其實他們自己也無法估計。不過實驗室比較特別的地方在于,每個編輯都是“內容產品經理”,他對“內容產品經理”的定義是,
精通內容,略懂產品;懂點設計,還知道前端是怎么回事;有出色的新聞觸覺,還懂如何包裝營銷。
把媒體生產的“內容”等同于“互聯網產品”,這就要求變身“內容產品經理”的編輯們承擔與產品經理一樣的職責,關注行業動態、挖掘用戶需求、分析產品數據、跟進產品研發、協調分配資源?!皟热荨碑a品的核心是依舊是信息,但在“內容產品經理”的視角中,呈現形式、包裝設計、傳播渠道、發布時機等元素也被考慮在內。
具體到新媒體實驗室,許秋里告訴36氪,他們會對《偉大的安妮》這些較火的傳播案例、最新的設計、文案等元素進行監控、分析和思考;分析用戶點擊率、停留時間等數據;學習設計、編程等周邊知識。這樣保證了出品的“內容”產品不拘泥于某種形式,能跟上用戶口味轉變的步伐。另外,內部的直接的交流機制能讓思維直接碰撞,每個專題出品之前都會收到來自設計、文案等多角度的改進,《七天紀實:阿里和工商總局在吵啥》“擬人對話”的創意就是這么來的。
其實相似的概念包括36氪在內的國內新媒體都在此都有嘗試,8點1氪、8點1氪晚間版、Krec 氪記、投融資筆記等欄目最開始都是由單一作者設計運行的。還有知乎日報的瞎扯、深夜食堂;好奇心日報的酸湯魚經濟學、Best On The Web,最近爆紅的柴靜演講《穹頂之下》也被業內人士視作新媒體產品實驗。
除了“內容產品經理”的概念,許秋里認為,多元化的報道矩陣也是內容產生機構需要關注的。報道矩陣則指的是對新聞事件的邏輯結構和多維度內容呈現,同一事件包含但不限制于簡單資訊、針對專業讀者的深度剖析、針對大眾讀者的科普回顧等內容。在網易新聞“兩會”的召開報道矩陣中,他們選擇了做《嘿,人大代表你懂嗎》,《兩會看官員,中國各省一把手》,《兩會好保障:你不知道的付出》這樣的周邊科普策劃。
照此看來,出品“病毒傳播”內容這件事并不存在一個公式,在這個民眾閱讀偏好迅速改變,“內容”價值的指標簡單的剩下閱讀量和轉發數的時代,新舊媒體的改版和轉型,可能要思考的是怎樣保證一個靈活反應的機制。
(轉載至網絡,僅作為相關資訊的傳播普及目的,如果原作者發現內容的使用不符合本人意愿,請聯系本站作者或客服,將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下單付款后十分鐘內,您可以在商城眾網的個人中心查看訂單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