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也要造車了,但是,能否實現自己的“汽車夢”,最大的障礙將是美國聯邦政府的監管規定。看起來,蘋果對制造電動汽車真的很認真,希望在2019年將電動汽車推向市場。據報道,這款汽車最初只是電動的,而后期車型將實現全自動。
蘋果面臨的最大障礙
開發電動自動駕駛汽車絕非易事,但人們在對這些挑戰發愁的時候,卻忽略了讓汽車上市銷售的另外一大障礙,你如何讓自己制造的汽車滿足美國聯邦政府的若干要求和一千多頁的監管標準。
在美國《聯邦電子法規》(Electronic Code of Federal Regulations)第5章的“聯邦機動車安全標準”中,極其詳細地列出了汽車制造商在預售轎車或公共汽車、摩托車時必須遵循的諸多標準。
蘋果素以高度注重細節而著稱。該公司在生產手機、平板電腦和PC過程中,對硬件和軟件的每個細節都細致入微,可以說,他們在這方面是非常成功的。要想進入汽車領域,蘋果仍然需要那種細致入微的精神,但對于將要面對的諸多標準,它卻不再那么有把握了。從儀表盤上轉向燈的大小和顏色、燃油表的圖標到每個座位所能承受的準確力量,美國聯邦法規對每一個細節都做出了自己的要求。
例如,車輛識別代碼(VIN)必須是17位,不能使用“I”、“O”或者“Q”等字母。打印字體必須是大寫,而且還必須是燈芯體(sans serif)。(至少蘋果的“San Francisco”字體必須如此。)蘋果電動汽車的圖標,例如用于表示牽引力控制系統、低壓輪胎和光束的圖標,都要與你們所開的每款現代化轎車的圖標相同,因為它們是由聯邦政府規定的。
制動液的運動粘度在100攝氏度的條件下至少要達到1.5 mm2/s。駕駛艙內的所有材料都必須滿足可燃性要求(順便說一下,對于這種測試,“每個樣品要在21攝氏度的條件下維持原狀24個小時,相對濕度要達到50%,測試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進行的。”)。
那些標準甚至還規定了后視鏡的具體尺寸:“后視鏡應該讓司機在與自己垂直的方向上,看到直到地平線的整個平面,看到司機眼睛后方10.7米切平面(tangent plane)之外2.4米以內的地方,座位在最后的位置上。”
這種小測試還沒有涉及碰撞試驗,后者要求的標準更是數不勝數。如果美國聯邦政府發現你們的產品出了問題,你們還必須召回賣出的每輛車,并且自己出錢維修。
這一千頁的標準很好地解釋了如何專注于細節,但是每一項都有其存在的理由。它們都是為了讓汽車盡可能的安全。當然,它們都是可行的,在未來四年要一一測試。尤其是對于蘋果來說,這些規定必須要滿足。
雄厚資金是蘋果巨大優勢
不過,特斯拉已經以事實證明,在美國從頭開始創建一家汽車制造廠商仍然是可能的。蘋果相對于埃隆?馬斯克(Elon Musk)的這家公司來說現金儲備更為雄厚,是其幾個數量級。截至今年7月份,蘋果的現金總額達到2030億美元。它如果自己開發不出新技術,可以請人來做,或者直接收購擁有技術的廠商。
蘋果現在生產的電子產品比起汽車來,小得多、也便宜得多,對于這家公司來說,生產汽車似乎是件很奇怪的事,但是,蘋果可以把它當作一個長期戰略來看。蘋果通過智能手表,打入了奢侈品市場。到2019年,蘋果銷售這款智能手表(售價1.7萬美元)的時間將滿4年。所以當你在喬納森?艾維(Jonny Ive)設計的產品中看到價值5萬美元的電動汽車時,也不必感到特別吃驚。
但是,蘋果在這個行業一點經驗都沒有,這意味著它要做大量的研究,才能獲得美國聯邦政府的汽車銷售許可。
(轉載至網絡,僅作為相關資訊的傳播普及目的,如果原作者發現內容的使用不符合本人意愿,請聯系本站作者或客服,將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下單付款后十分鐘內,您可以在商城眾網的個人中心查看訂單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