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有沒有iPhone 6c的存在呢?這個問題最近又有了新的說法。
近日,據媒體報道說,瑞士信貸日前公布的一份分析報告稱,蘋果可能正準備推出一款低端iPhone,這款產品將采用類似iPhone 5c的4英寸顯示屏。分析師認為,蘋果可能會在這一4英寸手機中加入或刪除某些功能,例如更強大的攝像頭、Force Touch和Touch ID等。
對于這款傳說中的“低端”、小屏iPhone來說,質疑可能是它還未出世就面臨的最大考驗。可筆者卻感覺,如果真的能推出iPhone 6c,它或許會成為蘋果的驚喜。
小屏、低價,可能不太適合目前蘋果的特點,也不符合手機市場的發展主流。連華為這樣的國產品牌都向高價手機進軍了,手機屏幕的發展潮流已經將自己推向了沒有最大只有更大的不歸路,而iPhone 6c反其道而行之的行為真的有未來嗎?這個問題,我想得看消費者的需求了。
在說iPhone 6c是否符合部分消費者的需求之前,我們先看兩個跟蘋果有關、但已經被證明因為不符合消費者需求而導致并不成功的例子。
第一個,昔日喬布斯的NeXT。當年喬布斯被逐出蘋果之后,成了NeXT公司。他的NeXT,設計完美,技術先進,但因為價格昂貴,不適應當時的教育市場,“叫好不叫座”,最終喬布斯只好把它的硬件業務轉給了佳能。雖然其操作系統NeXT step成為日后新一代Mac操作系統的原型,但難掩NeXT過于陽春白雪的尷尬。
第二個,前不久面世的iPad Pro。雖然現在就說iPad Pro失敗了有些為時過早,但在剛面世就遭遇未熱賣和降價,所以它是難言成功的。iPad Pro沒有受到市場歡迎的原因,我感覺就是太“想當然”了。過大的屏幕,太強大的硬件,除了游戲娛樂之外毫無用處的功能,讓它成為一款華而不實的產品,普通消費者買它來做什么呢?當家具做擺設嗎?
這兩個例子說明一個問題,一款產品想要受到歡迎,必須要揣摩消費者的心態和使用需求。
回過來再說iPhone 6c。
在大屏橫行天下的時候,有一部分消費者是很喜歡小屏的。這部分人包括,以接打電話為主的人,部分對上網、游戲、影音需求不強烈的人,甚至部分中老年人。另外,iPhone 5s的銷售狀況證明,小屏的市場還在。2015年4月份,法國興業銀行的分析師Andy Perkins一份研究報告中指出:“蘋果iPhone 5s的銷量突然回升!iPhone 5s在蘋果2015財年第一季度(即2014年Q4)的總銷量中,只占到了10%,但是這一比例在第二季度中,竟然跳升至了20%。”而低端低價的iPhone,也必然會受到一批對高價望而卻步的消費者的歡迎。如果價格真的在400至500美元之間,以國內為例,那2000—3000元人民幣的價格區間,你是會選擇那些國產小屏機(除了老年機,也沒什么這樣的產品了)還是蘋果?合資汽車廠商的產品逐漸下探到10萬元以下的例子證明,制造工藝、使用體驗優秀的前提下,低價會是一個殺手锏。
的確,對于過高要求的銷量標準來說,iPhone 5c相對來說失敗了;可如果從彌補市場缺口的角度看,我感覺iPhone 5c算不得失敗。成與敗,看從哪一個角度衡量。
不過,我分人感覺,和iPhone 5c與iPhone 5S的“差異性”還是太小了些。而傳說中的iPhone 6c,如果與其他“高端”產品的差異性明顯,針對性更強——就是要與安卓機爭奪某個價格區間的市場,那不但不會拉低蘋果產品的檔次,說不定還會更加凸顯蘋果高端產品的“顏值”。而實用性更強、價格更低的iPhone,沒有理由不受歡迎。那些二手機用戶、翻新機用戶甚至山寨機用戶,或許會轉移到這個陣營中去。
目前的蘋果,需要開拓新的產品區間,否則其原有的產品區間增長潛力不大。“俯下身子”,去做一個市場的空白區域,iPhone 6c,不一定會是雞肋,它或許會成為蘋果的驚喜。說不定,還會帶動其他廠商,引領一個小屏潮流呢!
(轉載至網絡,僅作為相關資訊的傳播普及目的,如果原作者發現內容的使用不符合本人意愿,請聯系本站作者或客服,將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下單付款后十分鐘內,您可以在商城眾網的個人中心查看訂單信息
最新評論更多評論
我也喜歡小屏的
我就喜歡小屏的蘋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