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城眾網訊】體育賽事直播成為近年各大平臺爭相爭奪的對象,特別是像NBA、歐洲杯、英超等,球迷眾多,直播也就成為平臺拉攏用戶的手段。當然,能拿下直播版權也是需要大費周章的,騰訊拿下了NBA近幾年的國內直播版權,之后騰訊會員將體育板塊獨立出來并創立騰訊體育,包含了各種賽事,但主打還是NBA直播。
之后樂視體育、阿里體育等都不落后,紛紛購買版權,相互競爭,隨著樂視體育估值、融資暴漲,各大平臺似乎看到機會,體育行業賽事直播的競爭變得越來越激烈,而各個平臺之間也為了所謂的版權進行大肆購買。那么,為何體育賽事直播會這么火?
近日小米聯合百視通推出新賽季英超賽事轉播和點播服務,雖然新英體育就此事做了聲明,想必百視通會與之溝通解決,畢竟新英體育授權的百視通,說來只要出錢也能解決。或者有網友建議百視通做一個App直接在小米盒子預裝即可。先不管事情如何解決,單從小米盒子的內容服務來看,花力氣做體育賽事直播當然是為了拿下會員從而進行收益。
小米目前有小米電視、小米盒子、小米手機,當然可以全產品鏈轉播英超體育賽事。而選擇小米盒子作為突破點,一個是小米盒子的家庭定位,一個也有可能是百視通授權問題。
如今無論是做視頻內容的平臺還是做視頻服務的平臺,體育賽事轉播一直都是平臺力爭的方向,只是之前并沒有這么激烈的競爭。這個就要和視頻付費觀看和平臺會員制的逐步確立開始,用戶們的付費行為習慣已經養成。特別是騰訊試水NBA會員制,雖然在會員設置上不太合理,但是耐不住NBA的球迷太多,再加上騰訊是獨家的,充值騰訊體育會員進行NBA比賽觀看的用戶就非常多,因此騰訊體育會員人數一直在增長,獲得的會員收益也引來了其他平臺的模仿。
此外,樂視體育在今年不僅簽約明星而且融資上億,估值也水漲船高,這在賈躍亭的樂視生態體系中占據著一個重要的位置。畢竟樂視主打的就是內容生態,體育賽事視頻內容必然是其重要的一環,這個毋庸置疑。而小米做體育內容是基于自身硬件,希望通過做內容來進行硬件銷售。
小米與樂視不同,他不是以內容為基礎的服務平臺,更多的是硬件服務,通過與百視通等服務商合作來豐富硬件的內容,從而達到更高的硬件服務,從這點來看小米的布局就弱了一個層次。如果我們把平臺比作一只鳥,那么平臺內容就是這只鳥的五臟六腑,沒有內容鳥飛不起來,而只做鳥是沒有競爭力的。
體育賽事轉播成為平臺的新寵是大勢所趨,在如今互聯網快速發展的時代,平臺要想抓住用戶就必須把用戶需求放在首位。不管是騰訊還是樂視、小米,雖然他們的運營體系和側重點完全不同,但是有了體育賽事這個核心的點,用戶就會趨之若鶩,這就起互聯網時代的核心價值。
內容依然是視頻平臺最重要的依賴,無論是哪個平臺,無論是自制劇還是引進的國外劇集,平臺為王的時代已經過去,內容為王才是主流。所以,體育賽事內容獲得了用戶的認可。
體育賽事成為平臺爭相競爭的對象是必然的,無論是NBA還是歐洲杯等都有太多的球迷,平臺推出賽事轉播就是為了抓住這些球迷產生球迷經濟價值,所謂的球迷經濟或許成為下一個階段平臺追逐的主要方向。
但是,平臺在進行賽事引進的過程中要保持公平競爭,小米與百視通合作還未開始,新英體育就出來攪局了。雖然各方都賺到了曝光量,可是負面的曝光又有什么價值呢?
(轉載至網絡,僅作為相關資訊的傳播普及目的,如果原作者發現內容的使用不符合本人意愿,請聯系本站作者或客服,將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下單付款后十分鐘內,您可以在商城眾網的個人中心查看訂單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