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門服務就像流淌在城市里的血液,不停歇地穿梭于每一條街道。當所有人都在關心補貼大戰如何止血,有人卻在思考如何提高運轉效率以攫取利潤。汽車O2O e保養就是這個圈子里的先鋒戰士。
e保養成立于2014年1月,專注上門汽車養護服務本身,深耕北京、上海、廣州、深圳、蘇州、佛山6座城市。e保養最早向客戶提供車輛檢測報告,最先實現技師、訂單信息化管理,最快建立保養車型檔案庫,最早實現了上門保養標準化。
在接觸e保養之前,商城眾網關于到家服務一直心存疑惑:既然上門O2O增加了服務業的成本,為何還要無底線地滿足用戶需求?對此,京東副總裁鄧天卓的答案是,增加的固定成本,前期投入大,后期運轉效率會提升,京東到家和京東商城的物流都是遵從這個邏輯。
河貍家雕爺的玄學說辭更像是一道數學題:一對一(例如美甲、按摩)的服務適合到店,一對多(例如外賣、洗衣)的服務適合上門;低單價的服務適合到店,高單價的服務適合上門。
e保養CEO高峰的觀點則更顯“高能”。他認為O2O的效率和服務半徑成正相關,網點密度、時長的設置、派單和相應速度,決定了能否高效運轉。如果把城市劃分成N個區域,只有當每一個區域的服務接近飽和時,才代表這個入口被牢牢的掌控,才會讓收益與投入得以平衡。
上門保養真的是最佳入口?
在這圈子里,大家都試圖往O2O里進攻。但和其他品類相比,汽車后O2O一直比較落后,原因是低頻,保養一年兩三次,很難做;另一個原因是被傳統4S店壟斷時間太長,占據了接近70%的市場。非傳統4S店之外,還有兩類汽車后服務,一類是連鎖店,一類是街邊店。連鎖店到目前為止,除了華勝和中鑫之寶,其他的做的都不怎么樣。但無論是4S店、連鎖店還是街邊店,跟互聯網真正的結合上都在打概念牌。
但不管怎樣結合,無論是上門還是到店,這畢竟是一個需要線下服務的行業。e保養屬于上門類的。上門類的汽車后服務,做保養沒問題,但是做一些深度的維修是有問題的,汽車保養類的都開始找線下合作。
傳統汽車后服務的盈利模式是怎樣的?
4S店以前是靠賣新車養活門店,現在賣新車不賺錢,只能寄托于售后服務。售后服務怎么賺錢?5000平米的店,70%是展廳,30%是修車區,又很貴又不賺錢,只能是小病大修,不透明,客戶會反感,一種惡性循環。
高峰認為今年一些4S店會陸續倒閉,以后會越來越少,從城市相對中心的位置往外擴,去降低租金成本。先倒閉的一定是租金最高的,這也給一些對時間、地理位置敏感的客戶留下來選擇的機會。周邊沒有4S店,路上堵車1個多小時,去了又不能立刻修,半天沒了。現在大家平時很忙,周末又想休息,所以,上門保養切入的是客戶對時間和空間很敏感。
第二類是切相對高端的客戶。這些人被“黑”很難受,明知道4S店是被黑的,但又沒有別的選擇和渠道,發現上門保養還不錯,全程攝像、有品質保障、保險擔保,出問題有賠償,試一下,慢慢客戶口碑就出來了。
為什么相對洗車,上門保養能往下走下去?
對于這個問題,e保養高鋒這樣解釋,之所以在洗車、保養、維修這個鏈條中選擇中段,是因為保養體現的是技術活兒,拆拆卸卸裝裝,見面一聊,感覺很懂,可信度比較強,存在轉化的可能性。所以,保養的窗口還沒有被封住。那么如何讓確保上門保養成為最佳的流量入口?高峰認為有這樣幾點因素:
第一,客戶會留在你這里的,因為信任,能繼續走下去。
第二,面對現實,不能說空話。有些保養可以做,有的不能做,不能做的要給客戶解決方案??蛻舨簧?,一次不行第二次就不來了。為什么4S店那么貴大家還愿意去,就是因為覺得安全有保障,安全是大事兒,貴也認了。所以,在整個上門保養的過程中,我們把安全監測放在一個很重要的位置。我們給車主看檢測報告,提供的透明化和安全感比4S店做的還要好。盡管有的地方我修不了,但是不讓你小病大養,我會告訴你該不該修,之后才把易耗品換掉,這個時候客戶就有了信任感。
第三,別忽悠。我們現在會跟一些門店合作,但不會賺取中間差價,而且我會把價格壓到很低,然后讓車主來感受服務,這樣口碑傳播就會比較好。我們在做調研,把我們的服務介紹給朋友的可能性是多少。每一單我們都會做調研,0-10分代表愿意程度,其中10分和9分的百分比占到了95%。而且回復率超過了25%。做了20萬單,評價在7分以下的不到100個,這個品質保證已經不錯了,這是真實的情況。
汽車保養怎么實現效率最大化
e保養在切入汽車后服務市場時,是在解決行業的痛點還是車主的痛點?e保養高峰表示了會堅持的幾個點。
第一,看是不是客戶的剛需,如果是的話,究竟存不存在痛點?是時間上的(痛點),還是價格上的,還是透明度上的。如果有(痛點),就爭取將痛點變得“不痛”。比如車主對時間敏感,就在指定時間、指定位置去給他提供服務,45分鐘,用一個場景化的、碎片化的時間,把養車和生活融合在一起,這是有價值的。
第二,4S店不得不面對的一個問題,為了把店養下來把價錢抬得很高。一般情況下,收費1000元錢,一半的工時費,一半的零件費。我們就收150元的上門費,工時和上門都包括了,配件也都是從原廠進的,配件也便宜不少,所以最終的價格是4S店的5折,東西甚至是更好,那客戶也會做一個判斷和選擇。
第三,如何體現專業水準,e保養是下了很大功夫的。想做好養車,本身是有限制的,工具和車得有講究:專業的人、專業的工具,還有專業的流程。
E保養的技師都是在4S店工作5-8年的師傅,除了保養,也能維修,技能是富余的,我們愿意付出這個溢價,為了讓客戶信任。我們把人送到車主面前,車主和技師交流之后會感覺特別踏實,相當于把傳統的咨詢顧問、服務顧問和后臺干活兒的人融為一體。
除此之外,工具也是有講究的。有些上門養車是用私家車裝工具,例如QQ、桑塔納等等,空間很小放不了什么工具,基本上就是一個扳手和一些小東西;還有一些商家采用電動車,好處是省油、租金低,解決了號牌的問題,但解決的是商家的運營效率問題,是為自己服務的,不是為客戶服務。我們全國有將近400輛金杯車,專業改造、專業工具。有氣泵,能做簡單維修,雖然很費油,成本高,但這是一個決心。
最后就是流程要透明,什么樣的問題必須解決,界定非常清晰。比如檢測出來胎壓不足了,不均衡了,容易側翻,這種的一分鐘都不能等。同時,不管備胎藏在哪兒,e保養都幫你拿出來,也充足了。e保養把安全感作為上門的第一要務,決不是做噱頭,不用說我們的口碑轉化率就很高。這是我們的核心競爭力,這個競爭力可能不那么炫,但是比較扎實。
做O2O偏重線下服務,要尊重真正的業務規律。修車實質獲得安全感,是為了解決問題,那就要追求怎么能有安全感,這是真正的決策點,其它都是虛的。這也是為何別人創立時間和拿融資的時間都比我們早,但業務上跑得相對比較快的是e保養。怎么把上門保養這件事變得靠譜,怎么變成一個客戶真正選擇的渠道,而不是說只是一個上門的形式是關鍵。
如今,所有的汽車后O2O都在一個池子里搶車主,上門服務最終會把整個后市場的比重做重新劃分,上門及到店各占多少。把上門變成一個靠譜的、可以選擇的、真正的渠道,就有價值了。
而在在高峰看來,汽車后O2O的終局,是線下標準化與線上信息化的互補,而非疊加。“隨著汽車保有量增長放緩,服務業成為汽車全行業的新盈利增長點。而O2O是讓到家汽車后服務有一席之地,而非誰取代誰。最終‘到家’和‘到店’會有一個市場占有率的重新分配,這就是O2O的價值所在?!?/span>
(轉載至網絡,僅作為相關資訊的傳播普及目的,如果原作者發現內容的使用不符合本人意愿,請聯系本站作者或客服,將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下單付款后十分鐘內,您可以在商城眾網的個人中心查看訂單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