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車市場已經進入爆發(fā)期,但是目前最大的問題是用戶信任度不高,不僅擔心賤賣貴買,更擔心后續(xù)保障與衍生服務。
這些痛點,只有靠互聯(lián)網來解決。只有融合線上線下,才能徹底解決用戶之憂。
哪里有痛點,哪里有商機。
中國汽車流通協(xié)會會長沈進軍曾表示,汽車市場面臨城市環(huán)保、道路擁堵和節(jié)能減排等諸多壓力,要保持可持續(xù)發(fā)展,就要激發(fā)二手車置換。
根據該協(xié)會統(tǒng)計數據,2014年二手車交易達605.3萬輛,同比增長16.3%。市場預測,2020年二手車交易量或超過2000萬輛,交易額超過1.2萬億元。
毋庸置疑,中國汽車市場正駛向二手車時代。但是,車輛信息不透明、中間商吃差價、售后無保障等問題,阻礙著行駛的速度。
互聯(lián)網的應用,實現了去中介化、市場細分化、價格合理化,也催生了人人車、好車無憂、趕集好車等多家C2C模式二手車電商。
易觀智庫近日發(fā)布的報告顯示,2014年全年二手車電商交易61.5萬臺,交易額達到345.5億元。
能者做事,智者做勢。
上門驗車、無門店交易,這是目前C2C二手車電商的主流運營模式。但這種模式定位于賣方市場,雖迎合當下,但無法適應未來:
“可以算一筆賬,過去5年新車大約銷售了9000萬輛,在未來5到10年它們都會變成二手車,這樣車源肯定會越來越多,市場會很快向買方轉移。
另外,我們做過調研,發(fā)現賣方排在前三位的訴求是:賣得高、賣得快、享受免費快捷服務;買方的則是:質量靠得住、價格合理、享受全面售后保障。
所以我們絕不能止步于交易價格,而要把更多的精力花在服務上,就像新車4S店那樣,提供一站式放心服務。”
思維決定行動,定位決定模式。
對所有的二手車交易平臺來說,車輛價格都差不多,也都提供14天退換車、一年或2萬公里的質保。不過消費者還是會不太放心。
如果能一站式解決維修、保養(yǎng)、保險、美容等服務,對于消費者來說將是一大利好。
在朱文平看來,用戶體驗極致化是二手車電商的核心目標,為此不僅要讓賣方多掙錢、買方少花錢,不僅要提供方便快捷的交易服務,更要注重汽車后服務。
事實上,伴隨著二手車時代的到來,汽車后市場必然會迎來小陽春。
相關調查發(fā)現, 2014年中國汽車后市場規(guī)模達6000億元,同比增長30%,2015年將達到7000億元。長期來看,預計汽車后市場空間接近5萬億元。
“這么大的市場誰都想分一杯羹”,朱文平說,“我們的優(yōu)勢在于,把自身平臺交易的車主作為種子用戶切入,要比單純做汽車后維保服務市場的成本低得多。
反過來,這也可為用戶提供有質量保證、價格優(yōu)惠的維保服務商,同時也為服務商提供大量有需求的車主。長遠來看,打通兩個車市,是汽車行業(yè)發(fā)展的必然,新車4S店已經在做了,二手車4S店當然也要未雨綢繆。”
交易結束,服務才剛剛開始,這是二手車交易平臺“來一輛”商業(yè)模式的亮點,契合了交易去中介化、平臺服務化的互聯(lián)網時代商業(yè)特征。
今后兩到三年,二手車電商無疑將獲得越來越多創(chuàng)業(yè)者與資本的青睞,先入者占據先機,后入者則有可能通過模式創(chuàng)新實現超越。
(轉載至網絡,僅作為相關資訊的傳播普及目的,如果原作者發(fā)現內容的使用不符合本人意愿,請聯(lián)系本站作者或客服,將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下單付款后十分鐘內,您可以在商城眾網的個人中心查看訂單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