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城眾網訊】日前,在董明珠公開課上,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現場展示了格力手機2代真機,并配上了官方宣傳圖。
格力手機2代配備了6寸夏普2K屏,搭載的是驍龍820處理器,提供4GB內存和64GB存儲空間,攝像頭可能是前置800萬+后置1600萬像素,預計售價是3300元,正式上市時間為6月1日。
董明珠自稱,“我們按總理政府工作報告講到的工匠精神來挑戰自我,格力2代手機就是工匠精神下的產物。我自己用了近四個月,為2代手機提了近百項體驗建議。”
格力去年發布過第一代手機,定價1600元,但是除了被頻頻嘲諷以外,基本沒有什么動靜。如今格力卷土重來,董阿姨會有機會嗎?
一、格力一代的悲劇
2013年底,在CCTV年度經濟人物頒獎上,格力電器董事長兼總裁董明珠曾與小米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雷軍豪賭10億元,賭注是賭小米5年之內銷售額能不能超過格力電器。
之后,兩者的口水戰時不時出現在各大媒體。伴隨著小米與格力主要競爭對手美的的合作,口水戰達到高潮,董明珠的“騙子論”令互聯網側目。
而到了2015年,董明珠不斷放出造手機的口風,什么格力造手機分分鐘,格力造能用三年的手機等等。
2015年中,董明珠在中山大學博學大講堂“傳統企業的突圍成長”現場突然宣布:“格力手機出來了!我現在就在用格力手機。”并且拿出來一部真正的格力手機。
而這款格力手機卻遠沒有董明珠說的那么美妙。在配置上,驍龍410不說,720p屏幕不說,后置攝像頭匪夷所思的用了500萬像素。
要知道,500萬像素已經是很多年前的配置了,2015年連599元的機器都已經不用了。而格力一代的定價是1600元。
軟件UI上中規中矩,只是開機自帶了董明珠阿姨的問候讓人頗為驚訝。
而在做工用料上,這款手機塑料機身大黑邊仿佛是2010年的產品而不是2015年。
配置,UI,做工用料都沒有可取之處,定價又極高,格力手機一代自然就悲劇了,這算是董阿姨對智能手機市場的一次試水失敗。
二、格力為啥鍥而不舍
格力一代失敗,但是董明珠并沒有死心。于是就有了今天的格力二代。為何董明珠咬定了智能手機呢?我們看看格力的財報。
2015年,格力去年財報營業收入較2014年下降約400億元,營業收入跌破千億元,凈利潤下降了11.46%。而之前格力的凈利潤一直不錯,財報也是每年大幅增長。
格力的支柱業務是空調,2015年空調產品實現營業收入837.17億元,占格力電器總營收的85.65%.整個行業同比下降12%。而格力自己空調營收同比下滑29.48%。跌幅高于行業平均平均。
可以說,格力的主業在2015年遇到了巨大的麻煩。現在不是格力和小米比營業額的問題,而是格力自己陷入了危機。
面對這種情況,格力必須轉型,用其他產品來彌補空調的下滑。為此格力做電飯煲,收購電動車公司,智能手機當然也是一個選項。
對于格力來說,做電飯煲,做電動車要走傳統的營銷渠道,而做手機應該前幾年與雷軍打賭再加上各種炒作,事實上已經獲得了一些免費的廣告資源。
營銷出身的董明珠在整個2014年,時不時的放出言論,吸引關注度。本來格力和董明珠作為傳統制造業和家電行業的代表,與IT行業,科技,互聯網沒有太大關聯,但是通過這個10億賭局,董明珠整整給格力手機預熱了一年。
從營銷的角度看,董明珠這個賴賬的賭局是成功的,雷軍和小米被成功的當作了背景。
董阿姨歷時數年,給格力手機炒作,獲得了關注度和眼球資源,如果做了一款失敗就無聲無息,顯然是太浪費了。于是格力手機二代橫空出世。
三、走高端的格力手機二代有機會嗎?
從目前的消息看,格力手機二代的顏值達到主流水平,采用全金屬機身,四角圓潤,正面一顆實體Home鍵支持指紋識別功能,和其他品牌的旗艦差不多。
而在硬件配置方面,格力手機二代將采用6英寸2K分辨率屏幕,搭載驍龍820處理器,內置4GB運存,提供4000mAh容量電池,支持QC3.0快充。也都是主流水平。
對比小米,樂視,格力手機二代的定價太高,但是對比華為,OPPO,vivo,3300元的價格還可以。
可以說,相對于落后時代5年的格力手機一代,二代產品還是有很大提升的。
但是,很大提升是相對于格力自己說的,相對市面的的主流產品。格力也僅僅是在產品力上拉平差距而已。
而真正賣得出去賣不出去,還得看品牌與營銷。
格力作為家電品牌,距離手機本身比較遠,家電賣場雖然是手機的銷售渠道,但是手機還有迪信通這類手機賣場,還有運營商渠道,還有電商渠道,而格力統統沒有。
要做品牌宣傳,格力需要從頭開始,一步步把格力手機的品牌樹到OPPO,vivo的高度,還得找準目標用戶。而這需要時間,也需要錢。
過去幾年,品牌樹立最成功的是華為,依靠財大氣粗的實力,合適的產品,遍布全國的渠道,華為用了幾年時間,把華為品牌提升了上去。華為能這么做是因為華為集團每年都保持高速增長,有足夠的投資支持。
而格力目前正是風雨飄搖,空調業務自顧不暇,格力有那么多錢把格力手機的品牌豎立起來嗎?
此外,中國智能手機從2010年崛起,大發展到2014年,2015年已經開始洗牌,2016年連小米都壓力重重。新品牌死掉一批。
格力這個時候進來,已經沒有了華為當年的時機,華為是智能手機普及階段燒錢砸出來的品牌,而現在格力即使燒錢,也未必能在萎縮的市場砸出來品牌。
格力二代唯一的優勢是董明珠與雷軍打賭的眼球,而羅永浩的錘子證明,只靠眼球沒有銷量。
所以,綜合各種因素,雖然董阿姨鍥而不舍,但是格力二代的機會實在是不大。
(轉載至網絡,僅作為相關資訊的傳播普及目的,如果原作者發現內容的使用不符合本人意愿,請聯系本站作者或客服,將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下單付款后十分鐘內,您可以在商城眾網的個人中心查看訂單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