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今的O2O于移動大潮下,很多互聯網人還在抱著一些“執念”;殊不知PC時代的玩法放在移動端也許就不適合了,安居客的APP的確是低頻應用,不過,在特定的時間段內,卻又是一個高頻應用。
上周與安居客的副總裁蒯佳祺聊了一個下午,他的回答,解除了我的疑惑:安居客APP的定位,不再是簡單的信息鏈接,而是人與人的鏈接。與其將安居客APP,定義為一個租房、買房的廣告平臺,倒不如視為一個需求方與供給方(租房者與房屋中介)的溝通工具。
這句話如何理解呢?我們先從PC時代安居客此類網站業務模式說起。
PC時代,租房、買房這些本地服務網站,有許多,譬如58同城、搜房、趕集,也有安居客。58同城、趕集網的模式,其實與阿里巴巴B2B模式一樣,就是信息展示,所以,它們都是靠廣告收費,再往后便是向鏈家這些中介公司收費。不過,始終繞不開買流量,賣流量的模式的邏輯限定。
安居客的邏輯起點與分類信息網站不同的是,它的業務模式是圍繞交易的,二手房交易的核心,不是信息,是房屋中介。所以,安居客的收入模式是傭金制,服務完成,收取傭金。
不過PC時代,無論是搜房這樣的房產門戶,抑或是58同城這樣的分類信息網站,其實都沒有徹底解決好用戶租房、買房時的流程痛點。即便是安居客,也是如此。
譬如說,用戶發出需求后,要留下電話號碼,總會收到許多的電話與短信,甚至房子找到后,用戶還會時常受到電話咨詢。
PC時代,這些網站的競爭核心,其實是流量轉化效率。搜索引擎是個很核心的流量入口,也因此,安居客也接受了百度的戰略投資。
從PC互聯網到移動互聯網,最大的改變有哪些?三點:隨時、隨地,并且是從IP直接到了ID。
這三點,對于房屋租賃買賣交易來說,也就讓它們從信息鏈接向人與人的鏈接轉型,變得可實現了。怎么理解?找房子,其實是一個漫長的過程,PC時代,互聯網只提供了具體的信息,而安居客的APP,能夠覆蓋到整個過程——基于地理位置的信息提供,中介的方案提供,上門看房,到最后簽約履行合同,都能覆蓋。因為,基于移動的APP,是隨時、隨地,并且是需求方與中介的直接對接。
安居客的APP有什么特點呢?各位下載一個便能體會到,它是如何從信息鏈接變成人的鏈接了。譬如說,它內置聊天工具,上門有許多房屋中介,用戶發出需求后,他們會主動聯系你,當然,你也不用擔心手機號會被暴露出來。中介也可以將方案定制給需求方——究竟如何,不妨試用下吧。
PC互聯網到移動APP,對于安居客這樣的公司來說,市場打法其實也就變了。怎么說呢?PC時代,競爭的核心是流量變現的效率,所以,講究SEM、搜索引擎營銷、關鍵詞營銷,而現在移動APP,更重要的則是品牌PR——如何讓用戶租房、買房時便能第一時間聯想到安居客,并下載安裝APP。
從流量分布來看,目前安居客APP的流量占全網20%,移動(手機+pad)網頁版占了40%,剩下40%則是傳統PC上。不過到了周末,安居客的移動互聯網的流量會上升到65%甚至更高。從這類看,移動的確給安居客此類網站以新的機遇。
移動互聯,或許是互聯網的延伸,但它又不是簡單的業務遷移。這其中發生了許多場景與業務邏輯轉化。這篇文章只是做個拋磚引玉,接下來,我們也會梳理些移動電商的嬗變。更多網絡資訊,盡在商城眾網!
(轉載至網絡,僅作為相關資訊的傳播普及目的,如果原作者發現內容的使用不符合本人意愿,請聯系本站作者或客服,將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下單付款后十分鐘內,您可以在商城眾網的個人中心查看訂單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