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消息,海底撈CIO施琦在公開演講上曝光了海底撈在實踐O2O模式中的一些關于提升服務水平的秘籍,以及海底撈將通過會員制提升對用戶的服務,以實現(xiàn)千人千味的規(guī)劃。
關于會員制,海底撈有獨特的理解。施琦認為:“會員制一般有注冊、發(fā)卡、積分、禮品、打折、騷擾6個步驟,這其實是懶政體系,對服務也沒有太大提升,提高用戶黏性的能力并不是很強,而且對于90后年輕人吸引力很弱。”
施琦直言,正是由于這些原因,海底撈發(fā)展了20年才開始用會員體系,而開始使用會員體系是希望獲得、記錄、使用顧客的詳細行為數(shù)據(jù)。海底撈從2014年7月份開始推行會員制,到先11個月積累了400多萬活躍會員,260萬公眾帳號粉絲。“我們識別出會員是希望他更好的服務,將其點過歷史菜單呈現(xiàn)給會員,實現(xiàn)千人千味。每個人可以根據(jù)個人的口味更改鍋底,標注這次鍋底的辣度是否合適。”
此外,施琦指出,對于餐飲業(yè)和服務業(yè)來說,之前主流的O2O模式是營銷和引流,將線上流量引到線下店面,但現(xiàn)在越來越多的店鋪商家意識到,單純引流對服務提高沒有實質性的改變。“海底撈則是以服務見長,有快速、準確、個性化這三個對服務的要求。在有了移動互聯(lián)網之后,希望能把這三條做的更好。”施琦表示,海底撈保證用戶無論從什么入口進來,相同的服務都會有相同的體驗。
施琦介紹,對于餐飲行業(yè),用戶從線上入口進來之后會有排隊、定座、點菜、支付、外賣、電商、成為會員等七八項服務。最重要的是保障用戶無論從哪個渠道進來都有相同的體驗,否則用戶會感覺混亂。
施琦還列舉了訂餐最常見的三種場景:第一種是沒到店,用手機APP點餐;用戶如果在辦公室或者家里可能用官網訂餐;如果用戶已經到了店里,用微信搖一搖就可以訂餐。“有了這些不同場景的區(qū)分后,我們就可以為用戶提供更多個性化的服務:例如用戶還沒到店的時候可以查看門店的全景圖;預定成功后,可以用語音進行點餐,可以選擇座位在什么位置、涼菜需不需要先上等個性化服務;訂餐之后可以為用戶導航,為用戶指導最后100米的路程;用戶到店之后在等待的時候,還將為用戶提供很多豐富的娛樂和服務。”
“這部分軟性服務在很多餐飲門店做的比較少,因為他們把吃飯就當吃飯了。其實,吃飯是社交的事情,所以海底撈以后還將重點做社交屬性。”施琦介紹,海底撈未來可能引入社交屬性很強的照片墻,而且還將開發(fā)一個平臺,這個平臺可以提供給其他的餐飲同行一起使用。
更多電商資訊,盡在商城眾網m.hg568800.com。
(轉載至網絡,僅作為相關資訊的傳播普及目的,如果原作者發(fā)現(xiàn)內容的使用不符合本人意愿,請聯(lián)系本站作者或客服,將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下單付款后十分鐘內,您可以在商城眾網的個人中心查看訂單信息